立秋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第十三個節(jié)氣,秋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立秋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,秋天將來臨。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,立秋是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由陽盛逐漸轉變?yōu)殛幨⒌霓D折。
據南宋吳自牧《夢粱錄》記載,每逢立秋這天,宮廷里的太史官會守在梧桐樹下,眼睛緊緊盯著樹葉。等待著,風起,葉落,時辰至。太史官立即高喊:“秋……來……”一人接著一人報,秋來之聲響徹天下,是為“報秋”。
都城內外,女子與孩童爭相買來楸葉。楸樹的葉,是三角狀卵形,因為與“秋”同音,有了迎秋之意。人們把它剪成花樣,簪于鬢發(fā)之間,相信立秋日戴楸葉,可保一秋平安。
江蘇德恩溫習提醒:立秋之后,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、潤燥強體,應吃些生津養(yǎng)陰、滋潤多汁的食品,少吃辛辣、煎炸食品。